读者服务

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乐黛云 著

2015-12-01 09:28 | 来源:外借服务部 | 关注度:
图书封面
  【作    者】 乐黛云 著
【出 版 项】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3
【索 书 号】 G112/Y074
【馆藏地点】 东四楼 第四书库

内容提要:

    本书为乐黛云先生21世纪以来学术论文的自选集,取名“涅槃与再生”,既对自己60余年的学术生涯作一总结,同时亦 蕴含着对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多元文明的交汇与震荡中走出过去的思想樊笼,从而在继承先民丰厚遗产的基础上创建新世纪所要求的新人文精神,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与复兴所寄予的美好祈愿。
    全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全球化背景下国人所面对的多元文明的冲突与共存,探讨在美国梦、欧洲梦与中国梦必然发生碰撞的情势下所应持有的态度与策略,从而为自身发展提供一个崭新的、开放性的时间经验与历史经验。第二部分是著者对在当下世界日益产生深广影响的建构性后现代思潮与文化软实力的思考,认为只有承认和尊重差别,并由此达成多元文明的共生共存,才是未来人类世界的发展之路。第三部分反思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学说所包含的民族智慧与特性,认为若能将这一有益的思想资源发扬光大,便可为当今世界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不应以所谓东方中心论对抗西方中心论。第四部分回顾一百余年来法国、美国等主要学术流派的演变与递嬗,认为中国学人近年在这一学科已崭露头角,并为世界比较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

目  录:

小引
一、文化多元共存
 改变主观世界迎接时代巨变
  ——北京大学中文系鲁迅讲座首讲
 《欧洲梦》序
 《欧洲梦》的作者里夫金谈中国梦
 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探讨世纪之交的人生巨变
 “欧洲中心论”之后会是“中国中心论”吗?
 人类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时空巨变与文化转型
 我们应该有中国梦了
  ——乐黛云访问记
 在反思和沟通的基础上建构另一个全球化
  ——在“东西方互动认知”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
 承当思想的责任:为建设一个多样协力的世界而努力
  ——十五年欧洲与中国文化对话的另一个侧面
二、21世纪的新人文精神
 21世纪的新人文精神
 改变殖民主义时代的精神世界
  ——重温与阿尔曼多·尼兹教授的友谊
 承认和尊重差别是发展多元文化的基础
 互动认知:以文学与科学的互动为例
 生态文明新思维
 生态思维与建构性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思潮的转型与文学研究的新平台
  ——2011年8月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0届年会上的发言
 新人文主义与后现代思潮
 文化转型与文化冲突
 关于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几点思考
  ——关于所谓“软实力”
三、中国文化面向新世界
 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几点思考
 以东方智慧化解文化冲突
 跨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几个问题
 “情”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
 儒家的“君子”与道家的“至人”
  ——从他们对待忧乐的态度说起
 《多元之美》序
 《中国文化西渐个案丛书》总序
四、比较文学是跨文化对话的前锋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展望21世纪的中国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国际性与民族性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
  ——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双向诠释与比较文学
 “学科之死”与学科之生
 王国维——汇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驱
 “比较既周,爰生自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重读鲁迅在日本的四篇著作
 中国比较文学的创业元勋吴宓教授
 朱光潜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
附录:对话一束
 文化趋同还是文化多元
 历史与记忆
  ——对二十世纪我们应记住什么?
 主题访谈:
 是多元现代性,还是一元现代性有多元发展?
 活着尊严机遇余华VS乐黛云
  ——乐黛云、余华对谈录